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

[閱讀筆記]財訊 303 期

全家便利商店有個過去曾是電子公司老闆的加盟主,他花了二十個月的時間,「學習心態彎腰」,把自己從高高在上的老闆變成身段柔軟的便利商店店長。他常站在大門口招呼客人,記住客人喜好,主動幫每天買報紙的客人留一份,免得賣完。顧客關係經營的不錯,現在有八成客戶是老顧客,在顧客忠誠度相對低的便利商店顯得特別突出。(創業當老闆,兩成存活率,162 頁)


王紀仁偷偷觀察到父親敬業態度一流,會刻意記下客人的名字、電腦編號,客人才站在門口,王爸爸就已經叫出客人的電腦資料,讓客戶頗有受重視的驚喜感。(創業當老闆,兩成存活率,162 頁)


原本陳勝樂工作待遇穩定優渥,但每次坐在宜蘭、台北間的列車上,身體裡便有一種忽大忽小的聲音在盤問糾纏著他:「我要過的生活是這樣嗎?」(開店圓夢不只浪漫還有現實,164 頁)


幾年前,她開始執行轉業計劃的]「職前訓練」,長達一年半的時間,她利用下班時間到義式咖啡店一周打工三、四天,她發現,白天的工作她會嫌,晚上兼差累到「回家後沒知覺」卻沒抱怨,算是通過第一關心裡測驗。(開店圓夢不只浪漫還有現實,168 頁)


梁建芳還是少不了被客戶拒絕的經驗,這時她會告訴自己「清靜、平等、隨緣、自在、放下」,近幾年被拒絕的比例已很低,因為見客戶前,她總是有備而來。(保險、直銷、房仲入行門檻不高,失敗機率不低,171 頁)


已無退路的錢紹忠咬著牙,每天在板橋商圈挨家挨戶登門造訪,即使是颱風天也積極發傳單,還替每張傳單套上透明塑膠袋防雨。此舉感動了很多客戶,主動來找錢紹忠託售房屋,也才終於讓他的房仲路平坦了起來。(保險、直銷、房仲入行門檻不高,失敗機率不低,172 頁)


2003 年 SARS 結束後景氣邁向復甦,投資客持續活躍,獲利也相當豐碩。這樣的態勢一直持續到 2006 年,投資狂潮熱到最高點,但行情也悄悄出現變化!
關鍵因素在菜籃族投資客的大量現身。一位專業投資客形容這些業餘投資客帶給市場最大的衝擊是:他們的膽子大到連老手都嚇到。......在這些什麼價都敢追的買盤推波助瀾下,讓大台北地區原本已經高漲的房價,更加高不可攀;但同時也讓一些老手心生警覺,決定縮手觀望。
房市中真正關鍵的也是成交量,價格可以哄抬、炒作,只有成交量騙不了人。而投資客正是這波行情中,主要的量能創造者,一旦投資客選擇退場,不但交投立刻降溫,後續潛在的賣壓更令人憂慮。
投資老手指出,觀察大台北地區這幾年的走勢,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,哪些地方不能碰,就是到現在房價還沒有超過民國八十年高峰的地區,比如三峽就是一個例子,這些地方不論是因為地段或供需問題,不但現在漲幅有限,未來一旦行情反轉,跌幅還會比其他地區更大,是謝絕投資的地區。
利率是未來最關鍵的變數,這波房價高漲,已遠超出中產階級的負擔能力,之所以還能挺進,主要原因是民眾雖然買不起房價,但付得起房貸,而低利率則是最主要的推手。未來一旦利率有一定的升幅,不論是投資客或是自住型購屋者,勢必有不少人無力負擔
近二十年來,國內房地產市場共出現三次投資客湧入市場的熱潮。第一次是 1990 年,第二次是 1996、1997 年,第三次是 2006 年開始至今
(地產投資客動向悄悄轉變,202 頁)


房價來到三年來高點,支撐行情的主力 - 投資客,已經出現縮手現象,近期房仲業顯示出市場成交量趨緩,投資客則反應周轉時間拉長,甚至傳聞指出,地產界郭台銘 - 黃勇義已放話:「只賣,不買!」
當市場開始出現一批菜籃族搶進投資,就顯示景氣趨向頂峰的訊號,在兩年前,房市投資客多為具有地產背景的人士。
一般來說,十坪以下的產品多數銀行都不接受貸款
等明年大量成屋供給釋出時。投資客出貨及資金壓力倍增。不計利潤拋貨的情況將檯面化。
(投資客觀望?房市現警訊,206 頁)


最終的觀察點還是明年總統大選,換人執政後,若能開放三通、觀光,房地產就有一波漲幅,但那一波逃命波,時間不會太長。
我認為有潛力的地區是汐止、南港與內湖,汐止已經解決過去淹水的夢饜,南港則是等捷運通車後店面還有些機會,最特殊的是內湖,雖然內湖腹地不大,但我在內湖的店面卻多能快速成交,感覺還是頗有潛力。
(「店面教父」逢高賣店面啦!,210 頁)


所謂「企業狙擊手」,在 1980 年代的美國最為興盛,電影《麻雀變鳳凰》中李察吉爾所飾演男主角的職業就是狙擊手。他們大膽採用巨幅融資槓桿,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低價買進被市場低估的公司股票或債券,進而取得公司主導權,再把公司解散、裁員,將土地等資產拆成一片片出售,獲取鉅額的價差。
企業狙擊分拆出售業務已由私募基金接手,原來的狙擊手紛紛改變戰略、「漂白」形象,自稱為「股東權益維護者」,改為要求公司買回庫藏股、減資發放現金、分割上市、撤換薪資過高執行長等等訴求。
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億萬富豪伊坎(Carl Icahn),伊坎以垃圾債券起家......至於伊坎有沒有可能來台?英國金融時報去年底曾報導,台肥坐擁大量土地資產,隨著外資持股比例愈來愈高,未來董事會將可能面臨外資股東的挑戰
(「企業狙擊手」威力更勝職業股東)


摘自財訊 303 期(2007 年 6 月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